还把“吸烟咳嗽”不当回事?它就是慢阻肺早期信号
文/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、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朱惠莉
11月15日是世界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”日。2017年的主题是“慢性阻塞
性肺疾病的多面性”。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容易被人忽视的慢阻肺早期信号:“吸烟咳嗽”。
吸烟是一个全球性社会问题,烟草在全球消费品市场占有很大的比例。目前全球吸烟人群中,男性占10亿左右,女性2.5亿人。在发达国家男性吸烟率为35%,女性为22%;在发展中国家,男性吸烟率为50%,女性为9%。每年有49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,有70%死亡者来自发展中国家。
我国现有烟民逾3亿,许多吸烟者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,仍照吸不误,对于“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,需要治疗”的概念缺乏认识。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慢阻肺,国民俗称“老慢支”,是吸烟造成死亡的首要疾病。几乎所有的慢阻肺患者都有长期大量吸烟史,少则十多年,多则四、五十年。
肺功能检查还不够 首发症状要重视
当吸烟者经常出现“吸烟咳嗽”时,则可能是慢阻肺的第一个信号。许多患者多年吸烟,平时咳嗽、咳痰根本不当回事,认为吸烟咳嗽是正常现象,等到出现气短、呼吸困难等症状才去医院就诊,但这时往往已经出现肺功能不可逆受损,治疗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。
目前,慢阻肺的诊断仍然需通过医院进行肺功能的检查才能检出,但肺功能诊断存在许多不足。首先是人的肺功能代偿能力是很大的,只有肺组织损害达30%以上,才可能出现肺功能检查的异常。因而,单靠肺功能检查对早期、轻微的慢阻肺诊断容易造成漏诊。而大多吸烟者在一定烟龄后会出现咳嗽、咳痰,尤其是晨起咳黏痰或泡沫痰,咽喉部不舒服等表现,有些患者偶尔会去医院就诊,但查出肺功能为正常范围时,患者往往会认为自己没有问题,忽略对咳嗽咳痰的治疗。
为他好,就该帮他戒烟
慢阻肺的早期诊断固然重要,早期治疗也非常关键。慢阻肺相关疾病损害一旦出现,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,并存在慢阻肺反复急性加重,会出现呼吸功能快速下降。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最常发生在深秋和冬季,有些慢阻肺朋友一到冬天就不停地咳嗽、气喘,严重者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。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,患者会出现呼吸功能的衰竭。随着慢阻肺病程的延长,吸烟对病人造成的损害会越来越明显,不但是呼吸系统的损害,还有心脏的危害,吸烟者出现心绞痛、心功能损害和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明显增高。这时患者咳嗽频发,胸闷、呼吸不畅更为明显,甚至生命受到威胁。
Tips:哪些人需定期查慢阻肺
我们建议以下几种人应该定期检查肺功能,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进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:
年龄大于40岁的长期吸烟者
有慢性咳嗽、咳痰、喘息症状者
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常接触污染气体、粉尘者
已经确诊慢阻肺的患者,更是需要每6个月监测肺功能,以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专家介绍:朱惠莉,女,主任医师,研究生导师。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,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。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;中华医学会上海医学会呼吸专科学会委员,COPD学组组长;上海医学会抗感染与化疗专科学会委员;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专委会委员;上海康复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。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,主攻方向为慢性气道疾病、肺癌和呼吸危重症等。已承担和完成国家科委攻关项目、中央保健局基金、国家卫计委科研基金、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、上海市卫计委重点研究项目、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研究基金课题等10余项。发表70余篇SCI及核心期刊学术论文,主编和参编12本学术专著,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5项。